可以加line詢問相關問題喔
最近看到一個YT在心臟突發後決定將接下來的人生盡力做自己想做的事, 他說, 如果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就必須以10倍的效率完成工作, 但10X的增量跟2X的增量需要完全不同的邏輯,
《10x Is Easier Than 2x》的作者是企業家專家Dan Sullivan和組織心理學家Benjamin Hardy。這本書由這兩位頂尖專家共同撰寫,他們分別在企業領域和心理學領域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
Dan Sullivan是全球最知名的企業家專家之一,他在過去幾十年指導了無數成功企業家,並且是Strategic Coach®的共同創始人。他的專業知識和獨特見解在企業領域具有極高的影響力,其實踐的方法和理念被廣泛應用於企業和創業者的成長之中。
Benjamin Hardy博士則是一位著名的組織心理學家和暢銷書作家,他的著作《Willpower Doesn’t Work》和《Personality Isn’t Permanent》深受讀者歡迎。他的專業知識涵蓋心理學、行為科學等領域,他的作品在學術界和商業界都取得了巨大的影響力。
這本書是兩位作者的合作之作,將他們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相結合,為讀者提供了實用的策略和方法,幫助他們實現更大的成長和成功。透過這本書,讀者可以獲得來自企業領域和心理學領域的雙重啟發,探索如何實現10倍的增長,而非僅僅是2倍的進步。
《10x Is Easier Than 2x》這本書籍深入探討了在追求10倍增長目標與2倍增長目標之間的巨大差異。書中強調了從制定目標到實現目標的一系列策略,旨在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應用10倍增長的概念。
10倍目標的實現需要打破現有的思維定式,大膽嘗試新的方法和策略。相比之下,2倍增長則更多地依賴於現有知識和經驗,因此往往更為保守和局限。這一觀點讓我重新審視了追求10倍目標的可能性,並激發了對於突破性成就的嚮往。
正如書中所説:「10倍成長重質不重量。每當米開朗基羅達到10倍成長時,他創作出的作品都是驚人的佳作。這的確令人印象深刻,但事實上10倍成長並不是任何特定的成果。相反地,10倍成長是一種心態和過程。」
1. 專注於少數關鍵活動
在追求10倍增長的過程中,專注於少數關鍵活動是關鍵中的關鍵。這意味著將有限的資源和精力集中投入到對業務增長最有價值的活動中。
舉例來說,一家服務型初創公司可能發現,與大客戶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對於業務增長至關重要。因此,他們可以專注於提供優質的客戶服務、建立良好的客戶關係,而不是分散精力在過多的市場宣傳活動上。這樣的專注性策略可以帶來更高的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進而推動業務的持續增長。
2. 擁抱豐盛而不是稀缺
在追求10倍增長的旅程中,擁抱豐盛思維極其重要。稀缺思維可能會限制創業者的視野和行動,使其陷入僵化和保守的狀態。相反,豐盛思維將讓創業者看到更多的機遇和可能性,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行動力。
舉例來說,一位企業家可能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問題,但如果他能夠轉變思維,看到身邊的豐富資源,如人脈、技能和時間,並善加利用,那麼他就有可能找到新的解決方案,實現業務的飛速增長。
3. 充分休息和打造自我管理公司
在10倍增長的道路上,休息和打造自我管理的公司是不可或缺的。有效的休息和自我管理公司模式可以幫助創業者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應對挑戰和壓力。
一位創業者可能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不顧身體疲憊和精神壓力,但長期下來這樣的生活方式會對健康和工作效率造成嚴重影響。相反,如果他能夠合理安排工作與休息的時間,打造有效的自我管理公司,不需每天辛苦工作,還能定期運動、充足睡眠和心靈放鬆,那麼他就能夠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更好地實現X10的目標。
1. 設定激進的目標
10倍成長法強調的是設定具有挑戰性和遠大目標的重要性。與傳統的2X目標相比起來,設定超越常規的10X目標更加能夠激發內在的動力、挖掘潛力。創業中,我們可以設定具有挑戰性的目標,以激勵個人/團隊努力工作,實現更大的成長。
例如,一家初創公司專注於食品配送服務。傳統的2X目標可能是每年增加配送範圍或客戶數量的兩倍。但使用《10x Is Easier Than 2x》,這家公司可能會將目標設定為實現每月增長10倍的配送量,或者在短時間內拓展到10個新的城市。這樣的目標將激勵團隊採取更加大膽的措施,以實現顯著的成長。
2. 專注於質量和創新
書中提到,10倍的成長更多是關於質量和創新,而不僅僅是數量上的增長。同樣的,在創業的過程中,我們更應該專注於提高產品或服務的質量,而不是只追求數量,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在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就如同,一家新的軟件開發公司可能會專注於打造高質量的產品,而不是僅僅追求用戶數量的增加。他們可能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資源來進行用戶測試和產品優化,以確保他們的軟件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並具有競爭力。通過不斷提升產品的質量和功能,這家公司可以在市場上贏得更多的用戶和客戶忠誠度。
3. 拒絕貧乏心態
書中提倡拒絕貧乏心態,而是擁抱豐盛。這種心態轉變對於創業者來說相當重要。貧乏心態往往會讓人陷入消極的迴圈中,而積極的心態則可以幫助創業者克服困難,保持前進的動力和勇氣。
我們之前曾討論過一人創業的心態問題,拒絕貧乏心態恰恰是創業者心態的一部分。具備創業者心態意味著不被困難和挑戰所絆住,而是能夠從中找到機遇和成長的空間。與其抱怨和沮喪,不如轉變思維,看到每一個挑戰都是前進的契機,每一次困境都是提升的機會。這種積極的心態會讓創業者更有動力去克服困難,追求成功的目標。
4. 時間管理和自我管理
對於創業者來說,有效地管理時間和自己的工作是至關重要的。創業者往往面臨著諸多任務和挑戰,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各項工作。通過合理安排時間,創業者可以更有效地完成這些任務,從而提高工作效率,並最大限度地利用時間來實現目標。
這裏提些小建議,我們可以學會制定合理的工作計劃和時程表,將任務分解為更小的子任務,並根據優先順序進行安排。這樣可以確保創業者能夠專注於最重要、最緊急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5. 打造自我管理力強的團隊
對於創業者而言,建立一個團結、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團隊可以共同努力實現更多目標,而有效的領導力可以引導團隊更獨立,讓團隊成員能夠自我管理、自我激勵,從而更好地實現團隊的目標和成長。
6. 持續學習和成長
為了實現10倍的成長,創業者需要不斷學習和成長。我們可以通過閱讀書籍、參加培訓課程、與導師交流等方式,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知識水準,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和行業。通過不斷學習和成長,創業者可以保持競爭優勢,並實現持續的成功。
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比較成功?
世界級企業家如何透過少做事來獲得更多成就?
想要創造高效人生、擁有財富自由
一切都從掌握10倍成長思維開始
你會發現,成功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
▶給企業主、管理階層、一人公司、目標成為團隊領導的人
▶本書顛覆你的想像,解釋了為什麼設定10倍比2倍目標更容易成功!
由世界級企業家顧問丹‧蘇利文╳知名動機成功學家班傑明.哈迪博士──繼《成功者互利方程式》《收穫心態》後,提出最強成功法「10倍成長思維」,讓你學會成功人士的高效人生。
重新理解20/80法則
結合成事在人的力量╳收穫心態╳刻意練習
帶你了解世界級企業家如何透過「少做事」來獲得更多成就!
10倍成長思維是一種超能力,能讓你能超前部署的操作系統:
●顯著擴展視野和標準;
●簡化策略和重點;
●識別並移除非必需品;
●發展獨特領域的精通力;
●領導和授權樂於分享你的願景的人。
10倍成長思維也是改變自己和生活的工具,帶你踏上一段有如剝洋蔥的旅程,一層一層發現自己的天賦,展現最真實的你:
→實際結果恰恰相反! 10 倍成長思維需要消除 80% 阻礙你前進的現有客戶、角色、行為和心態,因此你的成功路徑更明確,花費力氣更少。
→擺脫長期以來因外界眼光而覺得自己需要的一切,只追求自己「想要」的目標,就像買家設定明確的標準和界限,像是哪些機會你會接受,哪些機會你會拒絕?這是我們能為他人提供最大價值的方式,是其他人無法複製的。
→採用 10倍成長思維的過程,你必須不斷問自己可以為他人提供什麼價值,擁抱「收穫心態」來衡量你的進步,創建一個只有你可以獲勝的遊戲。
→你專注於什麼,就會成就什麼,作者自創的「時間限制系統」闡明,將時間設定成3大類最有成效:
「專注日」聚焦於20%高價值活動的日子;
「緩衝日」處理不屬於你獨特能力的其他必要任務;
「自由日」不工作,只關注自己的身體、探索新想法、放鬆心靈。
→每位企業主實現 10 倍思維的旅程中歷的四個創業轉變:
第一級:堅強的個人主義者,凡事親力親為。
第二級:招募團隊經理。
第三級:領導者從營運中抽身,由團隊經理來管理一切。
第四級:讓各個層級的每個人追求自己的獨特能力,讓整個團隊都擁抱10成長思維來做事。
本書特色
1.顛覆傳統思維‧打造成功新路徑,成功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本書幫助你抓住突破性的機遇、改變思維,同時促使你更廣泛地思考更多可能性。10倍成長思維不但可以簡化了目標,也縮減了可行的達標路徑。
2.同時擁有快樂與成就感,玩一場只有你自己可以玩的人生遊戲: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很多人並不快樂。本書教你捨棄「需要」和「落差」心態,擁抱「想要」和「收穫」心態,從今天起你只會追求打從心底想要的目標,珍惜自己的成長,享受每天的小勝利。
3.善用「20/80」法則來「刻意練習」:重新思考20/80法則,在10倍成長思維的世界,你必須捨棄80%的事,只專注在「20% 最有價值」的事,然後反覆練習與精進,創造只有你能辦到的價值。
4.輔以大量真實故事案例,傳達10倍成長思維的概念:作者為本書架構提供具體的實例,讀者能夠透過他人擁抱10倍成長思維的過程來學習與借鏡。
推薦
一本書,槓桿出十倍自由的人生/于為暢
走舊路,到不了新地方/愛瑞克
序章:別開生面的十倍成長思維
十倍成長思維比你所知更單純、容易、優質
我的十倍成長思維之旅
本書將如何改變你的人生
第一篇:十倍成長思維──大幅改變人生品質的思維方式
第一章:想不到十倍成長思維如此簡單,以及為何二倍成長思維有礙發展
十倍成長思維VS.二倍成長思維框架──為何二者與你所想大不相同?
如何持續十倍成長,以及開創愈來愈多自由
本章重點
第二章:若想凡事品質躍進十倍,務必擺脫二倍成長思維,堅持不懈地專精你的優勢
設定難以達成的目標,凡事的品質提升十倍
時時刻刻締造十倍成長,成為業界佼佼者
本章重點
第三章:十倍成長思維迎豐盛心態、拒匱乏心態──獲取確實「想要」的事物,體驗極度自由,領悟獨一無二的能力
擺脫基於需求的匱乏心態,擁抱基於想要的豐盛心態
認清和界定獨一無二的能力
開創變革型人際圈,當中所有人都是「買家」
本章重點
第二篇:十倍成長思維──實踐與應用的具體方法
第四章:發掘過往的十倍成長──藉以闡揚未來的十倍成長,繼往開來
落差心態與收穫心態
回顧你曾經獲致的十倍成長──重新檢視你的十倍躍進,以及過程中的二成關鍵要務
界定你的「適性函數」──你將成為自己專注的一切
確立你的「夢想支票」
本章重點
第五章:每年逾一百五十天「自由日」──擺脫傳統工作時間、安排關鍵契機、心流、歡樂與轉化時間
想要績效十倍躍進,先把時間分成自由日、專注日、緩衝日
自由日原則一、以恢復活力為第一要務
自由日原則二、更高的風險意味著你需要更多的空間
自由日原則三、團隊須自主管理否則難以成長和進化
專注日與緩衝日―著眼於十倍轉化和成果來安排生活的方法
本章重點
第六章:打造自主管理的公司──從微管理者進化到變革型領導者
第一級至第二級創業力──從精力充沛的個人到找人才而非找方法的領導者
專欄:「成事在人不在於方法」Q&A
第二級至第三級創業力──從應用「成事在人不在於方法」原則的領導者到自主管理的公司
第三級至第四級創業力──從自主管理的公司到自我擴展獨特能力的團隊
本章重點
結論:十倍成長比二倍成長更簡單
丹的致謝
班的致謝
注解
這次生病期間的幾次情緒失控
讓我清晰地意識到
如果我以後不能繼續做我現在的這些事情
我會很難過
我喜歡寫作、分享、做影片
建立帶給別人改變的社群
我還想拍紀錄片、寫書
認識更多的人
花更多的時間和家人在一起
讓他們能夠更幸福快樂
所以我需要專注在這些事上
把那些不重要的人和事都排除
我只做篩選
做自己想做的
說自己想說的
吸引自己想吸引的人
第二
我要用十倍的思維去實現更高的目標
之前我在Twitter上發過一個推文
說如果你現在一年賺十萬美金
想要提高到二十萬美金
那麼你需要更加努力
增加更多的工作時間
但如果你想從十萬美金一年提升到一百萬美金
那麼你就會發現
你現在做的所有事情都不對
你不得不轉換思路
尋找新路徑
發完這則推特之後
有人跟我說
這跟一本新書裡的理論是一樣的
這本書叫做《十倍比兩倍更容易》
然後我就把它買下來了
所謂的十倍比兩倍更容易
是指大目標會逼你改變思緒
尋找更有效率的方法
而不是一味地增加時間和努力
很多時候
實現十倍的成長反而比實現兩倍的目標
要用更少的時間
付出更少的努力
而這正是我所需要的
我的身體和時間不允許我
單純靠增加工作時間和強度
去加倍努力實現我的目標
甚至我之前覺得可以實現的那些目標
現在對我來說都成了大目標
所以我需要改變思緒
用十倍思維
用更少的時間和努力
而不是加倍努力去做事情
這本書也會是我們社群7月讀書會的共讀書目
我推薦大家去讀一讀
第三
我需要非常有意識地去使用自己的時間和資源
說起來有點搞笑
我生病後的第一個反應是我要去讀《Die with Zero》
因為我想對自己和家人好一點
在死前把錢全都利用掉
把我的資源花在那些讓我幸福和意義最大化的事情上
這本書對我很有幫助的一點是
它提醒我時間是有限的
身體狀況也是變化的
所以我需要根據不同的階段
有意識地把時間和錢投到那個階段
做我能做或該做的事情
比如說
我還想繼續滿世界飛去拍片子
所以對我來說
我應該在身體恢復後能飛行的時間去做這件事情
就算花更多的成本去選擇更舒適的酒店和出行方式
都比等我以後身體不行的時候
去冒更大的風險要強
同樣的
我想最大化家人的幸福
我不應該等最後才給他們留一筆遺產
因為那樣我就錯過了
他們最需要資助的時段
以及最能讓他們享受幸福的機會
所以與其考慮遺留資產
不如考慮在活著的時候
把錢花在家人身上
讓他們幸福
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去資助他們
在能和他們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
讓金錢的效果最大化
在生病期間
我們社群的朋友Vincent還給我推薦了《From Strength to Strength》
這本書跟《Die with Zero》
以及《十倍思維》都有些類似
它的主題是
人們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力量和能力
我們年輕時依賴的那些能力
會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漸消退
如果我們繼續堅持使用同樣的能力和方式去實現目標和成功
大概會失敗
這就好像年輕時可以996
各種熬夜拼命創業
有無限多的新奇想法和能量去實現
但年老後
不能再像年輕時那樣拼
智力創造力也會減弱
所以要在人生後半段過得精彩
我們需要轉換賽道
換不同的方式實現人生的意義
雖然我的歲數還沒有達到這本書裡所說的人生力量的轉捩點
但這次心臟病發作
讓我開始了人生的後半段
給了我很多重要的啟發